 | | 0 |
/韩联社 |
据调查,每7名建筑业从业人员中就有1名是外国人,其中10名中有7名是在首都圈工作。外国人正在迅速代替老龄化导致的国内人力空缺,他们进入熟练工种和长期工作的趋势也逐渐明显。
据建设劳动者共济会20日发行的《建筑工地报告》显示,以2024年为基准,加入退休共济的外国建设劳动者共有22万9541名,占全体建设劳动者的14.7%。
确认国籍的外国人中83.7%是中国朝鲜族,按滞留资格来看,在外同胞(F-4)签证持有者最多,占全体的50.4%。 F-4签证是曾经拥有大韩民国国籍或父母或祖父母中有一人拥有大韩民国国籍的外国国籍同胞的资格。虽然现行制度上规定F-4签证不能单纯从事劳务工作,但实际上在建筑工地被广泛利用。
共济会调查研究中心指出:"虽然F-4签证不能从事单纯劳动工作,但在现实中,持有该签证的劳动者在建筑工地工作很多","这是制度和现实的背离。"
外籍建设劳动者的平均退休扣除金领取额为401.14万韩元,比韩国人(346.2452万韩元)高出15.8%。 建设劳动者共济会解释说:"外国人因签证到期、出国等原因,领取公积金的时间明确,遗漏较少,平均领取额较高。"
从工种来看,管道工(514万韩元)、水泥工(498万韩元)、内装木工(495万韩元)等熟练技术工的领取额较高,焊工的平均工龄达到7年零6个月。据统计,窗户木工、石工、瓷砖工等的平均工龄也在6年以上,熟练工化的倾向非常明显。
外籍劳动者入职时的平均年龄为42.5岁,目前的平均年龄为47.4岁,比国内人分别低3.2岁和4.4岁。从国籍来看,柬埔寨(29.2岁)、缅甸(30.7岁)、越南(32岁)等东南亚出身人士相对年轻。
雇佣地区明显集中在首都圈。 66.4%的外籍建筑工人在京畿道(38.3%)、首尔(18.5%)、仁川(9.6%)等首都圈工作,居住地也在首都圈的比率达到了81%。 与韩国人在首都圈工作的比率(45.6%)相比,这是相当大的差距。
建设劳动者共济会调查研究中心表示:"有必要从政策上检查与国内工作岗位的关系、签证制度和现场运营之间的差距等结构性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