한국어 | English| Tiếng Việt
韩国今日亚洲-白琇媛记者=
▲感冒
秋季最常见的代表性疾病"感冒"。换季期免疫力下降,感冒可能比冬天更严重。喉咙痛、头痛、流鼻涕、鼻塞、畏寒、冷汗、咳嗽、疲劳感症状。如果感冒症状持续得不到缓解,要高度怀疑是否是肺炎。
√ 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洗脚
√ 外出时穿一件薄外套
√ 多喝水,保证充足的睡眠
√ 摄取猕猴桃、柠檬、橙子、卷心菜、西兰花等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和蔬菜
▲过敏性鼻炎 因寒冷天气和干燥,秋季过敏性鼻炎患者比春季多。 暴露在诱发过敏反应的螨虫、花粉、动物毛等特定物质时,会出现过敏反应的慢性疾病。 与感冒不同的是,只有在温差大的早晚症状才会加重。 鼻塞、打喷嚏、清鼻涕、全身瘙痒、鼻部疼痛、眼泪等症状 √ 不仅要保持个人卫生,还要经常给家里通风换气 √ 沙尘暴或花粉严重时,不要外出。 √ 通过适当的运动和有规律的生活提高免疫力 |
▲哮喘病 哮喘是连接肺部的通道"支气管"暴露在某种特定物质中引起炎症,气道变窄而发生的慢性呼吸道疾病。 咳嗽、呼吸困难、痰多、胸闷等症状 由寒风、花粉、尘螨、霉菌、花粉、烟气、遗传因素等诱发 √ 消除室内窗帘、床上用品等的灰尘螨虫 √ 经常给家里通风,湿度保持在50%~60%左右 √ 充分摄取水分,多吃水果和蔬菜 √ 避免沙尘暴或烟气等 √ 养成规律的生活习惯 √ 充分休息 |
▲钩端螺旋体病 直接或间接暴露在牛、狗、老鼠等野生动物的尿液中时传染的疾病 潜伏期约7~12天,出现发热、头痛、呕吐、恶寒、剧烈肌肉痛、眼结膜充血等症状 日后可诱发黄疸、皮疹、皮肤或粘膜出血、咳血等 √ 不要进入被污染的小溪或河水(不游泳) √ 去山野树林的时候穿长袖和长裤 √ 野外作业时穿防护服和雨靴 √ 如果暴露于水中,一定要彻底洗净肌肤 |
▲诺如病毒 秋季食物中毒的主犯"诺如病毒"。 主要通过摄取被诺如病毒污染的水和食物或接触被病毒感染的患者而发生的传染病。 病菌从气温下降的秋天开始逐渐增殖。经过约1~2天的潜伏期后伴有呕吐、腹泻、腹痛、头痛、头晕、恶寒、发热等症状。 √ 用流水洗手30秒以上 √ 食物一定要煮熟后食用,喝开水 √ 注意烹饪卫生 |
▲恙虫病 携带恙虫菌的毛螨幼虫附着在人体内吸血,是感染性疾病。 主要在户外活动增加的9月~11月之间发病。 潜伏期约10天,最初与感冒症状相似,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出现发热、头痛、恶寒、腹痛、呕吐、出疹子等症状。 如果怀疑恙虫感染,应立即前往医疗机构接受检查,如果不接受治疗,可能会出现败血性休克、呼吸衰竭、脑膜炎、耳聋、耳鸣等并发症,非常危险。 √ 野外作业或活动时,为了尽量减少螨虫的暴露,穿长袖长裤。 √ 喷洒杀虫剂,不要在草地或草坪上无凉席而坐或躺下。 √ 外出后回家洗澡,彻底清洗户外活动时洗的衣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