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线推荐:朴鲁寿美术馆-西村共享空间-吉谭书院-上村斋
由于古建筑相对分散,所以建议从景福宫地铁站3号口出来乘坐乡村小巴,在玉仁洞朴鲁寿美术馆下车,沿着西村共享空间,吉谭书院,上村斋的方向走,中途遇到咖啡厅休息一下,是条不错的路线。
吉谭书院和上村斋附近的朴碌潭传统酒研究所和可以品尝到韩国传统美酒的内外酒家,都将带给你不一样的回忆。
 | | 0 |
乡村小巴车站附近的通仁市场亭子。 |
乘坐比正常公交车稍微小一点的乡村小巴,大约3站就到了韩国人的休息之所亭子的所在地-通仁市场。
古代美术品•观赏石 •古代家具等 展品超过1000件
在通仁市场里左转后,经过一条两辆乡村小巴都很难通过的胡同,再走一站地就能看见朴鲁寿美术馆的入口。
 | | 0 |
朴鲁寿美术馆拥有古代美术品、观赏石和古代家具等1000件展品。图为美术馆的入口。 |
这个保存着朴鲁寿画匠捐赠的作品、收藏品(古代美术品•观赏石•古代家具),以及亲自设计的石雕等1000余件珍品的房子,是1937年左右建造的添加日韩元素的洋房。
玄关是砖砌的门廊,带给人温馨的感觉。1层是火炕和地板,2层整体都铺着地板。
 | | 0 |
朴鲁寿美术馆1层的地板房现为纪念品商店。 |
错过远处的风景 绝对是种损失
从有三个壁炉的火炕和地板组成的1楼上到2楼时,台阶和台阶之间会发出声响,2层的浴室、阁楼、地板房等等,这些只有在老房子里才能感受到的一切,都会给游客带去不一样的体验。
屋外是精心布置的庭院和隐藏在院子各处的小小的荷塘。屋后小路尽头的眺望台可以远眺,错过了远处的风景你一定会后悔的。
 | | 0 |
美术馆庭院内可以看见朴鲁寿大师为了方便众人围坐着喝茶,亲手打造的圆形石桌等。 |
为纪念朴鲁寿美术馆开馆3周年,2016年9月起到2017年8月27日期间持续进行“吹笛”展,可以欣赏到朴鲁寿1970年代的代表作等展品。
对建筑和美术感兴趣的游客 这条路线一定要走一走
这条路线是对建筑和美术感兴趣的游客的必备路线,游客日渐增多。
 | | 0 |
从瞭望台看到朴鲁寿美术馆。3个壁炉的烟筒屹立在屋顶。 |
与朴鲁寿美术馆大门连接的左边相对较窄的胡同,能够充分感受到古首尔的气息,在丁字路口转向右边还能看见一个丁字路口。
从丁字路口往左手边走大约50米,在明显的大路上会发现可以近距离接触艺术的西村共享空间。
 | | 0 |
距离朴鲁寿美术馆5分钟的西村文化空间(玻璃墙的建筑)在工坊前面窄胡同的另一端。 |
旅行中的绿洲-西村共享空间
炎炎夏日,走进西村共享空间,里面有可以喝冰咖啡和果汁的咖啡厅,进去之后墙上贴着的演出海报映入眼帘。
轻轻松松地喝个咖啡聊聊天,再沿着台阶下去,还会发现采用黑色单一色调装修的,具有独特氛围的小剧场。
 | | 0 |
西村共享空间内有可以喝咖啡的区域,还可以看见贴在墙上的演出海报。 |
从西村共享空间的咖啡厅出来,经过左手边十字路口对面一点钟方向的韩屋咖啡厅,往东继续走大约50多米可以看见警察局和药店。
19世纪末传统韩屋风格的上村斋
在药店后身往右手边看,就能看见集书店、咖啡厅、展馆和公演场所为一体的吉谭书院,和它旁边的传统韩屋文化空间上村斋。
 | | 0 |
吉谭书院内,《梦想中的职场》一书的作者金东英作家在拍照。 |
吉谭书院旁边的门并不是上村斋的正门,是与内院相连的侧门,进过内院,穿过中门,往厢房院子方向走就能看见正门了。
采用19世纪末传统韩屋风格建造的上村斋内,可以看见连接大门的门廊,会见客人的厢房,女性生活的内宅和具有多种用途的厢房等。
 | | 0 |
19世纪末传统韩屋建筑风格的上村斋全景。 |
透过玻璃了解韩国的火炕技术
这里再现了朝鲜时代末期的厨房,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韩国传统的火炕原理,房间的地上还特别设置了透明的玻璃。
从上村斋出来后,往药店所在路的方向走,能看见一家冰粥小店,大家纷纷停住脚步,来这里感受炎热夏季短暂的清凉。
 | | 0 |
透过玻璃地面可以看见韩国古代火炕的内部构造。 |
文章/JUNG KICHUL 编译/李天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