한국어 | English| Tiếng Việt
韩国今日亚洲=
现在正迈入第四次信息革命时代。从2007年史蒂夫·乔布斯的iphone开始,一触即发。以优步(Uber)、爱本卜(Airbnb)、滴滴快的等为代表的移动时代正向O2O时代迈进。大趋势就是所有线下的附加价值逐渐被线上产业所吸收。
图片/Imagetoday |
O2O要求线上(Online)和线下(Offline)要紧密联系。如果把移动时代视为在这种联系交点上的一台智能手机的话,那么IoT就可以把无数种类的物体联系到一起。如果说在移动时代,连接网络和人类的媒介是人们手中的智能手机的话,那么现在可以和网络联系在一起的,主体的范围就可以扩大到包括人类在内的“物(Things)“。
说到“物(Things)”,人们可能首先会想到数字的爆发性增长。因为围绕人类的”物”(Things)比人类本身的数量要多数百上千倍。第四次信息革命的领域,已经从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数据,扩展为物与人、乃至物与物间的交流数据。随着产生数据并交流数据的主体数量的爆发性增长,数据交流的种类也随之增加。
移动通信经营者的当务之急,已经不是再只把移动通信作为语音通话的媒介,而是要安全快捷地传递数据。但是随着O2O和IoT的深入展开,需要进行交流的数据,在种类上和数量上呈几何式增长。因此,现在迫切需要与新时代相符合的多方面的战略。
[IoT = Internet of Things, What kind of “Things”物流网中的“物(Things) “是指什么呢?]
“物(Things)”是多种多样的。在我们身上的,即是可穿戴的(Wearable);我们能乘坐的,即是智能移动(如智能汽车、小米小米九号平衡车(Ninebot))等,智能移动(Smart Mobility)综合地说就是智能交通(Smart Transportation,包括交通和货物运输系统);在家庭里的,就是智能家居(Smart Home,如谷歌巢);在建筑上的,是智能建筑(Smart Building);与能源相关的,是智能电网(Smart Grid);自己在天上飞的,叫无人机;一边在天上飞,一边喷洒农药的,则是智能农场等等。
智能的变化是无穷无尽的。
最近出现的最热门科技话题,几乎都是以O2O和IoT为关键词的。
那么这些话题的终极目标是什么呢?就是数据!
IoT从连接在互联网上的“物(Things)”上收集数据,然后在分享到云端上。O2O也是通过分析,从线下消费者的行为模式中产生的数据,来最大限度地精准掌握消费者的需求,并进一步助长这种需求。
如果说IoT是把制造业和移动通信业结合起来,渗透到数据的大本营的话,O2O则是把停留在虚拟世界的移动服务业带到了线下,通过消费者们的手指来直接掌握数据。
反过来讲,IoT和O2O是创造数据科技的两大支柱。所以,一切 “物(Things)”和服务就均能通过掌握数据来实现了。
[掌握数据之后,可以做什么呢?]
一个人的数据会比当事人本身要更加具体且准确地了解自己。而针对一个人的数据集,将会非常精准地预测他未来的行动,甚至还会限制或者促成他做怎样的选择。
听起来有些无奈甚至是可怕,但是在数据时代,我们很容易受到方便和新奇的诱惑,从而把自己的选择典当出去。我们一面被迫接受,一面却在享受这种结果。因此,掌握数据的人就能够精准地对消费者进行预测、要求、甚至是支配。现在科技已经渗透到人类生活当中,达到了强力引领人类的水平。因此市场营销人员的角色,将会逐渐被机器人和人工智能数据分析演算法所取代。
[案例研究] 通用电气公司(GE)的变身无罪?数据时代,是融合的时代!
通用电气公司(GE)从去年到今年,共出售了近千亿美元的房地产和金融资产,完全改变了公司的长期战略。通用电气公司提出的概念就是工业互联网( Industrial Internet)。
通用电气公司总裁杰夫·伊梅尔特在不久前的演讲中,曾提到过两个词。
“精神( Mind)+机械( Machine)”
1892年,托马斯·爱迪生成立通用电气公司。现已具有120多年历史的通用电气公司,数十年间就在制造业画上了句号。正是在“机械( Machine)”这一单词前加上了,“精神( Mind)”这种既人文学又哲学的词语。
其带来的冲击不言而喻。
“ Machine”难道不是产业革命和制造业时代的象征吗?它的前面为什么要加上“ Mind”一词?
Machine利用无数的数据,完成机械与机械,甚至机械与人类的交流。通过各种认知判断和逻辑推论,再加上合理思考,从而升华到更抽象的情感领域。这是一项承载预言的命题。预言中蕴含了一个远大的目标,那就是利用技术手段,将温暖的气息注入到冰冷的机器里,放弃冷酷的判断,在机械中植入与人类相似的思维模式。
在这里要突然想问一个没有答案的问题:人类、或者技术,是在重复一个偷摘禁果的错误吗?
GE一直致力于飞机、发电、基础设施建设等相当冰冷的产业,现在做了一个看似温和却又无理挑战。这不禁让人既觉得有些讽刺,也有些惊讶。
美国企业就是在这种自我否定、充满破坏和解体式的创新中实现了不断地革新。
通用电气公司的总裁杰克·韦尔奇通过多次企业并购,使GE在房地产和金融业方面发展迅速。从去年开始到今年,GE又进行了几次大规模的资产出售来进行转型,终于在数据方面打下基础,并飞速发展成为工业互联网,IoT公司。现在已很难在GE的官方网站上找到“金融”这个词了。
在制造时代,排除竞争对手的方法主要就是,利用金融资本和大规模的固定资产,不断地提高入口壁垒。而在数据时代,需要对数据进行收集、掌握、加工、冶炼,使其升级为信息、知识、智慧,这就成为了新的入口壁垒。
新的入口壁垒是如何形成的呢?反过来说,在数据时代,开放性就是至关重要的生存力量。
因此,GE成为了与苹果公司相近的公司,追求开放的生态环境。而且对数据的执着不亚于IBM、CISCO。GE向那些进行新尝试的软件研发者们提出了“与GE一起,制造所有智能的东西~”的提案,并正以飞快的速度适应这个时代。
GE与那些自恃为制造业时代的“恐龙”们截然不同。不会自我沉浸在过去的富贵荣华中,充分的意识到了时代潮流的变化。GE的核心竞争力就是它能够迅速地调整自己,来适应时代的变化。
现在的时代,是更快的能吃掉更强的,又快又强的吃掉弱小的。GE现在虽然很强大,但它还是为了不落伍而努力挣扎着,正竭尽全力变的更快更强。
[迎接数据时代,移动通信运营商的发展定向是什么?]
数据时代,O2O和IoT向移动通信运营商提供了巨大的机会。以数据通信为需求的主体已经从人群扩展到了物体上。世界上所有的服务也都被连接到了互联网上。把地球上所有的物体都连接到互联网上就是终极目标。
随着机会的增多,亟需解决的事情也变得越来越多。因为不仅仅是需要交流的数据的数量增多,还要根据不同的交流环境,提供各种解决方案。正如应用软件的种类越来越多,要求具备专业性的领域也在无限扩张。无论在什么领域,成本效益还是最关键的,所以想要提高性价比,就必须在技术和想法创新上有所突破。
所有事物都被连接到互联网上的话,人们就可以实时地在移动端上进行分析并客观地认证,从而获取到更加公正的利益。
互联网通过IoT,渗透到了各个应用领域当中。移动通信运营商们必须要抛弃传统的闭塞的思维模式。IoT已经为人们敞开了一个巨大的机遇之门,所以移动通信发展商们注定会成为一个平台。现在已经不是只要铺开一片通信网,就能解决问题的时代了。
不久前,美国的威瑞森(Verizon)与一家叫做“PrecisionHawk”的农业用无人机公司合作,尝试把农业用无人机通过IoT连接到4G网络上去。农业无人机可以通过分析农作物的图片数据,来进行预防病虫害、预测产量等其他工作。关于智能农场的尝试一直在持续。 中国的世界上最大的无人机制造公司, 已经开发出了最适合喷洒农药的无人机。农业也可以通过IoT显著地提高效率,再诞生出具有高附加值的产业。
现在,移动通信运营商一定要与智能设备的制造商们建立密切的关系。如果想把工业或家庭用机器人、无人机、智能汽车、智能家居等所有智能产品都连接到互联网上的话,就需要制造业、软件驱动系统及应用程序开发者等等。因此,他们之间必须要保持有效密切的联系。
[英特尔公司在破例收购大型公司的过程中,也存在IoT么?]
IoT在IT制造业中也抛出了许多课题。例如,怎样能使电量消耗更少、演算更快、传感器更敏感等。英特尔公司为了适应这样的变化,放低姿态收购了Altera。收购金额达20兆韩元(约合167亿美元),相当于韩国三星集团李健熙会长资产的总和。事实上,英特尔公司也公开资料中阐明,收购Altera的目的就是“为了应对云计算机和IoT的协同互助”。
从英特尔公司收购Altera可以看出,与电脑相关的半导体市场的形势正走向低迷,与之相反的移动设备半导体市场的走俏。在IoT时代,在每个“物(Things)”上都会植入专门制定的半导体。因此,半导体市场的前景将一片光明。
[融合的时代,开放是关键!]
在数据时代,IoT和O2O以数据为核心,打破了服务业和制造业的界限。产业融合的大趋势,促使参与者们要具备开放和共享的精神。每一个个体的应用产业,想要发展得更快更强,就必须要进行战略重组。
IoT正在萌发。O2O也已深入到人们的生活当中。今后的3-5年是产业融合的关键时期,产业融合的大熔炉将如太阳黑子一般剧烈地灼烧。在这段时期内,企业们如果想要更快地扩大规模,应该更多地传送数据、掌握数据、储存数据、分析数据、预测数据、加工数据。数据时代的“恐龙“就这样诞生了,并且现在的许多”恐龙“将会埋没在过去,变成化石。
是成为未来的“恐龙“,还是成为过去的”恐龙“?这要取决于,是否能达到如数据传送速度一样快的5G经营速度,以及该数据的规模经济(Economies of Scale)。
文章 Joo yong Jung/翻译 李天宇
【关于韩国今日亚洲,关于作者 Joo yong Jung】